老報紙鮮新聞 建市40年·百姓說變化|昔日寒士展歡顏

2023-05-06 07:29 來源:鹽阜大眾報報業(yè)集團融媒體記者 張長虎 字號:

1983年3月2日《鹽阜大眾報》四版刊發(fā)報道《昔日寒士今歡顏——鹽城師專講師劉押昌對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切身感受》


“我爸爸在世時,一直收著1983年3月2日的《鹽阜大眾報》,這上面有寫他的一篇報道!”5月2日,鹽城師范學院原教授劉押昌的女兒劉劍見到記者非常激動,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

1983年,在本報任記者的徐城生到原鹽城師范專科學校采訪講師劉押昌,在3月2日《鹽阜大眾報》四版刊發(fā)報道《昔日寒士今歡顏——鹽城師專講師劉押昌對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切身感受》,反映當時我市重視知識、重視知識分子的情況,引起強烈反響。

40年過去了,如今的知識分子待遇怎么樣了?1999年3月,經(jīng)教育部批準由原鹽城師范專科學校和原鹽城教育學院合并組建鹽城師范學院。劉押昌老師2019年7月29日因病去世,鹽城師范學院宣傳部介紹采訪鹽城師范學院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王彥卿,讓記者聽聽他的感受。

王彥卿1976年5月出生,老家在山東省臨沂市。2004年,王彥卿和愛人張紅梅從貴州大學理學碩士畢業(yè)后,一起被引進到鹽城師范學院做老師。2008年至2011年,王彥卿帶薪到南京大學化工學院學習并獲得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到英國華威大學化學系訪問學習。王彥卿至今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聯(lián)系人在國內外SCI收錄期刊上發(fā)表論文100多篇,近年來發(fā)表文章被引用次數(shù)達3000多次,被評為鹽城師范學院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鹽城市第五屆“十佳科技標兵”、江蘇省高校優(yōu)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境外研修人員、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對象,入選“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排名”榜單。

王彥卿夫妻倆到鹽城工作后,鹽城師范學院安排他們住進學院廉租房,位于育才路南園小區(qū),是個小套間。孩子大了后,他們在市區(qū)地段購買了一套四居室商品房,后來又購買了兩輛小轎車。王彥卿夫妻倆都是鹽城師范學院教授,問及家庭年收入情況,他微微一笑,謙虛地說:“工資收入加上部分科研資助,兩人收入總計40萬元至50萬元?!?/p>

鹽城師范學院人事處副處長李高林告訴記者,今年鹽城師范學院招引高層次人才待遇分為A、B、C、D四類,博士一檔人才安家費、科研補貼70萬元至100萬元,科研啟動費15萬元至40萬元。符合條件可疊加享受鹽城市“黃海明珠人才計劃”(購房補貼最高40萬元、3年生活補貼每月最高3000元、3年租房補貼每月最高1500元等)。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痹诜饨ㄉ鐣@只能是詩人一廂情愿的喟然長嘆。而今,我國正在向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科技人才干事有平臺,發(fā)展有空間,待遇有保障,昔日寒士展歡顏。

編輯:蘇舒
版權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為“鹽城新聞網(wǎng)”或“鹽阜大眾報”“鹽城晚報”各類新聞﹑信息和各種原創(chuàng)專題資料的版權,均為鹽阜大眾報報業(yè)集團及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通過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上述來源。